剪刀石头布
宪法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It may be true that the law cannot make a man love me, but it can stop him from lynching me, and I think that's pretty important.
单反相机为什么基本都是黑色的
Kakaku.com是日本一个比较早,也比较全的网上购物价格参考网站。对每个商品,都有用户留言的功能,对网上购买东西很有参考意义。最近经常看SONY DSLR-A700的帖子,今天看到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跟帖,很好玩。
为什么数码单反相机基本上都是黑色的呢?象汽车啊,便携数码相机啊都有那么多彩的变化,为什么单反不能更Colorful一点呢?哪怕是有换壳的服务也好啊。
网友们的回答也有很多角度,我试着整理一下:
- 单反相机不同于便携相机,因为倾向于专业摄影,对成像就比较挑剔,所以要选择反光最小的颜色和素材做机身。这在拍摄水面等有反光性质的对象时有些影响。有的甚至把镜头边边上白色的50mm/1.4F这样的刻字都用黑笔涂上了。
- 最初,使用相机的大多数是记者,狗仔队或者战地记者显然不希望自己的相机亮晶晶的,于是黑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主流。
- 黑色是最容易搭配的颜色,不张扬,不显眼,可以配其他颜色的镜头或者附件,还可以适合各种场合。比如你要拍摄葬礼的照片,总不会拿个红色的去吧。更极端的认为,A700上那个橘红色的阿尔法商标都不适合在葬礼上出现。
- 以前相机有很多采用银色,但随着发展就都变成黑色了。看来是厂商统计黑色更有市场,那么为了降低成本就索性放弃其他颜色。所以,即使是索尼这种善于设计的公司也会老老实实做黑色机身。市场经济啊。
- 黑机身也有弱点,就是在夏天晴天容易使机身升温,这对以前的胶卷相机来讲尤其是一个弊端。
猪的生活
看到这么一篇文章《从“保研猪”的称谓看教育浪费》,才知道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保研——猪的生活,找工作——狗的生活,考研——猪狗不如的生活”。不禁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那猪一样的生活。
关键字: 杂谈
《最后的贵族》日文译本出版
三年以前读了港版的《最后的贵族》,今天知道这本书的日文版于上个月由中国书店出版了。日文的标题很直白,是《嵐を生きた中国知識人》,意思就是:暴风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新Banner
今天去“上贺茂神社”本是要看红叶,结果该红的还全是绿色的呢。不过满地的黄色落叶倒是也让人赶到瑟瑟秋色,路上的“北山通”和“白川通”两条路中间都有见黄的树,前面的车卷起落叶飞舞,让人想起那种陪着古典音乐的汽车广告。
关键字: 流水账
Leopard安装……搞定
自问自答。前天安装Leopard出现找不到硬盘的情况,很是沮丧了一阵,以为要为安装Leopard花费很大的代价。后来找啊找啊,到底还是在Apple的用户支持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文)。解决方案就一个字:等。Apple说安装程序需要在后台检查硬盘,而且并没有进度指示,所以会给用户造成找不到硬盘的误会。硬盘越大,检查时间越长。检查通过了之后盘符就会出来了。
关键字: Mac
Leopad安装……不上
今天拿到了研究室买的Leopard(Mac OS X 10.5),异常兴奋啊,马上备份数据准备安装。
插入光盘,输入密码,重新启动,选择语言,同意协议,然后到了选择安装目的盘符的界面。可是,在我的这台Macbook Pro上却看不见本机的硬盘,没有选择,不能继续,定制安装按钮也是灰色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启动。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检索了一下说不是GUID格式的硬盘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可我在DiskUtility那里确认硬盘是GUID的分区。郁闷中……
有没有高人告诉我这是为啥啊?
关键字: Mac
Ten Simple Rules系列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从2005年起哩哩啦啦地在Editorial里搞了个Ten Simple Rules for ...系列文章。最新的一期中总结的是Hamming(前贝尔实验室科学家)于1987年在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olloquia Series的演讲“You and your research”。总结出了十条做最出色的研究的“简单”法则:
- Drop Modesty (别装孙子)
- Prepare Your Mide (时刻准备着)
- Age Is Important (出名要趁早)
- Brains Are Not Enough, You Also Need Courage (不止要艺高,还要人胆大)
- Make the Best of Your Working Conditions (因地制宜)
- Work Hard and Effectively (努力工作,事半功倍)
- Believe and Doubt Your Hypothesis at the Same Time (对你的假设既要坚信也要怀疑)
- Work on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Your Field (做弄潮儿)
- Be Committed to Your Problem (鞠躬尽瘁)
- Leave Your Door Open (开门办公)
看吧,几乎覆盖了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所有方面了。每10条都看起来很Simple,可能否做到极致才是关键。
关键字: 学术界
Tiler:一个打印海报的小软件
有的时候开会可能不是口头演讲,而是张贴海报(Poster),怎么办?通常有三种方案:
- 如果有巨幅打印机,或者有钱可以到专用打印社去打出一大张。优点:可以整幅设计,张贴方便。缺点:不便携带,通常要买一个专门的大筒背着,另外成本比较高。
- 就按照口头演讲一样做成一张一张的Slide,然后打印到A4或者A3的纸上,到会场一张张钉上了事。优点:便携,文件的再利用性比较强;缺点:设计受纸张尺寸限制,必须分成一块块的内容,另外给人应付的感觉。
- 整张设计,分张打印。这大概可以平衡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缺点,也是我要介绍的。

用Illustrator也好,用Tiler也好,由于打印机的限制,恐怕每页都会有空白边界,这虽然不会造成最终的Poster有空白,但是需要在张贴的时候花点儿工夫把空白盖掉或者裁掉。
支持免费软件。
北京的天
北京,不透明的不只是政府和媒体,还有空气。
时代周刊的驻京记者的BLOG发了一张北京今天的照片:

NEC推出新超级计算机
昨天,NEC推出了超过IBM蓝色巨人的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SX-9。
SX-9使用NEC新开发的102.4G FLOPS的世界最快的CPU,每台超级计算机中搭载16个CPU,运算能力最大可以达到1.6T FLOPS,比上一代产品SX-8要快出13倍。最大可以支持512台超级计算机的并行处理,速度可达839T FLOPS。目前实际使用的最快的“IBM蓝色巨人”的运算速度是281T FLOPS。
同时,新产品的占地面积和耗电量都会降低到从前的四分之一,大大减少了运营费用。
至于价钱么,hoho,最小配置的4CPU型号一台也要1亿5000万日元(约1千万RMB),租用每月要298万日元。
参考链接:
关键字: 日本
明天豹子出笼
期待已久,明天大概这个时候,Apple就要推出Tiger后的下一代Mac OS X——Leopard。
GMail扩容
一直用GMail集中管理所有Email帐号,离不开了。前几天GMail扩容到3G多,今天发现窜到4G多了。

小软件:Math Page Generator
今天在Apple的软件页面发现一个挺不错的小软件,叫:Math Page Generator。顾名思义,它是用来自动生成一页数学运算题的工具。
记得前一段时间火过一个人,叫川岛隆太,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教授。他利用fMRI等可以观察脑信号的设备发现大脑在做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的时候却“浪费”大量的脑细胞。比如:简单的加法运算,朗读报纸,都会让大脑内部大范围的兴奋。于是他把他的研究成果用在脑功能衰退的康复上,写了很多本书,还频频上电视,有一段时间电视上经常出现他的身影。
可是如果不买他的书,上哪里去弄那么多加减法运算的题做啊。我以前写过一个及其简单的PHP程序,就是干这个的。(链接)
这回推荐的这个小软件可以自动生成一页供打印的试题纸,可以设定难度,除加减乘除外,还有一元一次方程。免费!支持Win / Mac OS / Linux多系统。
相关链接:
4034/年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CAS)研究生院举行了2007年度的学位授予仪式。当天,共有7220人获得了学位,其中博士4034名,硕士3186名。这个数字是破纪录的。仪式上,白春礼院长说:这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是切实履行胡锦涛总书记培养“一流人才”重要指示的结果,也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

诺贝尔奖与影响因子
诺贝尔奖将在这几天陆续公布,具体时间请看官方网站。
前天发布了生理及医学的得主,三个确立了Knock out mouse的方法的英国和美国的教授平分了奖金。巧的是,这三个人全都在去年(2006)Thomson公司发布的最有希望得奖的预测之中。虽然晚了一年,但毕竟还是众望所归。
それぞれに【中 幸介】
那天晚上打开电视,电视预热后音量渐渐扬起,传出的是一个让我心里一动的嗓音,看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歌手,这是一首我从没听过的歌曲,是一种从未感受的风格。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翻开Macbook Pro,打开Google,按照歌词的字幕找这首歌的信息。还好,在歌唱完之前,找到了。歌曲的名字叫:それぞれに,歌手叫:中孝介。